Search

從來都不是鯊魚選擇吃人,而是人選擇吃鯊魚。
 
在鯊魚的血盆大口中,長滿了約30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從來都不是鯊魚選擇吃人,而是人選擇吃鯊魚。
 
在鯊魚的血盆大口中,長滿了約300多顆利刃般的牙齒,它們就像源源不絕的彈藥,一旦被扯掉了,又會立刻長出新的。
 
鯊魚的嗅覺比狗還靈敏,數公里內的血腥味,都躲不過他們的高速追蹤。其中,「尖吻鯖鯊」的極速甚至超過每小時70公里。但,這種幾乎沒有天敵、身上全是武器的「海底頂級掠食者」,為什麼還會面臨絕種的危機?
 
其中一部分的問題,就出在東方社會的文化,從古至今流傳著「吃魚翅代表榮華富貴」的象徵,引發人類的大量獵捕。
 
人們將捕捉來的鯊魚,割下胸鯺、尾鰭,進行「浸發、去皮、出骨」等加工手續;經過紅燒或清燉後,成為桌上一道道魚翅料理。
 
甚至本草綱目中還記載了:「魚翅能補五臟、長腰力、益氣經」,這讓人們不只有征服巨獸的優越感,還落下營養補身的迷思。
 
但獵捕鯊魚,並不代表戰勝邪惡怪獸,而是人類為了牟利,滅絕種族的自私行為;烹食鯊魚,也不會讓人補身養氣,因為,有研究指出鯊魚肉可能含有過高的重金屬成份。
 
今天是「鯊魚關注日」,我們希望每一位願意守護海洋的好朋友,一起轉發這篇文章,讓更多人能注意到鯊魚保育的議題。我們與漁業署的夥伴,也會繼續執行「鰭不離身」的政策,守護每一隻Baby shark、Mommy shark、Daddy shark、Grandma shark、Grandpa shark。
 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
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

#鯊魚關注日
#沒有買賣
#沒有傷害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海巡署署長室 傾聽大家的聲音
View all posts